临洮:“牛”劲十足绘就振兴新图景-新华网
首页> 正文

临洮:“牛”劲十足绘就振兴新图景

2025-11-27 09:19:10
来源:甘肃日报

  原标题:临洮:“牛”劲十足绘就振兴新图景

  “从2头牛养到18头,年收入超5万元,多亏了‘投母还母’政策和‘牛羊超市’!”临洮县峡口镇养殖户宋国军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临洮万千养殖户的心声。牛产业,正是临洮县强村富民的坚实支柱与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。

  近年来,临洮锚定“牛业兴县、养殖富民”目标,以政策、模式、龙头三力齐发,推动牛产业从“散养零星”迈向“规模集群”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“牛”动力。

  为破解养殖户“缺资金、缺良种、缺技术”的困境,临洮构建了“奖补+金融+保险”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撑体系。奖补方面,落实补助超1200万元,惠及1.4万余头能繁母牛饲养户,点燃了群众热情;金融方面,协调贷款1.5亿元并贴息,为扩大再生产注入金融活水;保险方面,为万余头牛投保,为产业发展系上“安全带”,彻底打消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。

  “以前买羊要跑好几个市场,还怕买到病羊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选到优质种羊,太方便了!”新添镇养殖户纷纷感叹。

  政策落地更重实效。创新培育的15家“牛羊超市”,成为农户家门口的“放心市场”。自2022年以来,“牛羊超市”已累计向全县数千户重点帮扶户投放良种母牛近5000头。

  临洮聚焦产销两端,让科学养殖成为破解效益瓶颈的“金钥匙”。

  在峡口镇,“产业联合党委+农投公司+村集体+养殖户”的模式,催生了标准化养殖小区。

  这里推行的“六统一分”管理,让养牛20年的“老把式”文乾峰赞不绝口:“投喂饮水全自动化,防疫消毒专人管,规模大了反而更省心!”如今,该模式已带动全镇饲养量突破1.4万头,还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分红。

  技术推广有声有色。衙下集镇的赛牛大会,不仅是乡土“选美”大赛,更是技术交流的“练兵场”,配合常态化培训,让西门塔尔冻配改良等先进技术“飞”入寻常百姓家。

  全产业链支撑同样亮眼,临洮大力推进“粮改饲”,种植优质饲草10万亩,加工青贮饲草100万吨,实现了“以农养牧、以牧促农”的良性循环。

  作为县属国企,洮润牧业勇担“领头牛”重任,构建“政府+龙头+农户”格局,通过“投母还母”模式带动数百户农户增收。

  民营合作社同样发力,亨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创新“合作社+农户+快手平台”模式,年提供良种母牛2000余头,回收羔羊价格高于市场。“从选种到销售全链条服务,就是要让老百姓养得放心、赚得踏实!”负责人唐海丽的话掷地有声。

  如今,全县已形成“国企领航、合作社跟进、农户参与”的三级联动体系,正推动牛产业从“弱散小”加速向“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”转型。

  产业的振兴,带来了乡村的蝶变。通过“基础户支撑、示范户主体、标兵户引领”的培育体系,不同规模的养殖户都能在产业链中分享红利。

  村集体经济因养殖小区而壮大,科学养殖理念深入人心,“临洮肉牛”品牌因网络直播而声名远播。全县肉牛产业年产值持续攀升,已成为农民增收的“稳定器”和村集体经济的“增长极”。

  “临洮将继续以良种引进为基础,以技术赋能为保障,以模式创新为动力,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化、品牌化迈进,在乡村振兴画卷上绘就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。”临洮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李海燕表示。

  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辛玉琼

【纠错】 责任编辑:王小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