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永登县:生态筑基增底色 绿美乡村促民富
“城市更新·走进县区看变化”系列报道之六
乡村道旁的葱茏绿意、城市街角的“口袋风景”、河川山间的生态蝶变,不仅重塑了城乡肌理,更鲜活诠释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深刻内涵,让绿色成为永登县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。
今年以来,永登县持续将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、城市提质、民生改善深度融合,通过系列务实举措勾勒出“乡野披绿、生态筑基、民生增彩”的生动图景。
乡野织绿网 “万树行动”赋能乡村振兴
乡村之绿,既是生态基底,更是民生亮色。
永登县以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引领,全面实施“村村万树·绿美乡村”行动,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、党员群众协同参与的植绿新格局。一批批“党员林”“企业林”“民族团结林”扎根乡土,凝聚共建共治的绿色合力。
锚定“生态+”路径,绿美与富民共生。苦水镇以玫瑰为媒,种植玫瑰14.33万株,串联起“花香经济”与乡村美景。树屏镇联动水墨丹霞景区,培育1.47万株经济林,让“绿景”变“钱景”。民乐乡、坪城乡聚焦生态屏障,苗木成活率超95%。红城镇发展林下经济,预计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跃升。
城市绣绿景 “口袋公园”点亮方寸之美
永登县不仅在山川乡野间泼墨挥毫,更在城市细节处用心绣花。巧用城市边角地、闲置地、废弃地,通过规划建绿、留白植绿、见缝插绿,将零散空间转化为功能复合的“口袋公园”,实现推窗见绿、步行入园的民生愿景。
在布局上,永登注重系统性与便民性,老旧城区着力补短板,新城区严格按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标准推进,精准提升公园服务覆盖半径。在设计上,融入全龄友好理念,配置健身设施、休闲座椅、儿童游乐区等,满足居民休憩、社交、运动多元需求。
“自从家门口的小游园建好,一家人没事就出来遛弯,孩子能找到玩伴,老人也能锻炼身体,特别方便。”居民林女士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真切感受。
全域筑绿基
生态治理夯实发展底线
聚焦绿色发展,永登县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,大力引入绿色环保产业链项目,同时在生态修复领域布局多个重点项目,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。
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节点,永登县锚定生态屏障建设目标,积极实施东西两山生态绿化工程。为守护造林成果,当地始终秉持“三分造七分管”的理念,不仅将管理责任细化落实到岗到人,更建立科学奖罚机制,通过严格管控林区火源等精细化举措,让曾经贫瘠荒芜的山坡持续焕发生机。
在水生生态保护领域,永登县同样精准发力。通过开展县域河流土著鱼类采集与人工驯化工作,创新采用“人工驯化—繁育—增殖放流—栖息地保护”的全链条措施,以人工生态补偿手段,逐步恢复黄河上游特有土著鱼类种质资源,推动水生生物资源实现生态平衡。
未来,永登县将通过不断夯实绿色发展根基,让良好生态环境既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,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,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中,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。
本报记者 葛 强